互补共生促发展之潮,为民服务献好事之诚
——联创世华解读2025年国考申论市(地)级及以下和行政执法类试题
2024年12月1日下午5点整,长达3个小时的申论考试终于结束,考生纷纷走出考场,这也意味着2025年国考笔试尘埃落定。今年延续了去年的大纲规定,根据报考岗位的不同,将行政执法类职位细分出来单独命题。联创世华也在第一时间对市(地)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试卷进行了解读,帮助考生了解其中的变与不变。
一、材料特点
1.材料主题
纵观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申论,其考查主题包括了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等多个方面,接轨国家战略布局,从人民群众的身边寻找案例,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内涵。
2025年地市卷的大作文,需要对材料反映的“事物间的‘互补’关系不是简单的拼合,而是互相作用、互相激发、互相促进的机制”充分理解,这道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22年国考地市卷的大作文,也就是“万物在融合中发展变化,融合不是简单嫁接,而是要实现融和与融活”,都是以某个词为命题点,并将其结合到材料具体事例,对其内涵进行延伸与扩展。给定材料包括了生态实践智慧、良性合作治水、“林票2.0”改革、科普与科研相互促进等方面,需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与分析。
2025年行政执法类试卷的最后一题与去年相同,为文章写作,以“‘为群众办好事’‘让群众感到好办事’‘把群众的事办好’”为主题,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。给定材料主要体现了以职工需求推动服务、规范夜市管理工作、危险废品的处理等内容,需仔细研读材料,提炼要点。
与去年不同的是,今年的地市卷与行政执法卷没有重合的材料,可以看出,考试更加体现了分类分级的特点,突出人事相宜。
总的来说,在考查要素上,除了共同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外,地市卷更侧重贯彻执行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;而行政执法卷则是看重依法办事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体现。
2.材料篇幅
今年的国考申论地市卷为4则材料,与往年相比少了一则,行政执法卷依然为5则材料。
3.材料逻辑
2025年的国考申论地市卷材料以事例型材料为主。
材料1体现了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的“生态实践智慧”。
材料2介绍了虑远科技与新杭市埠西区政府合力治水的事例。
材料3展现了长青市林票改革的相关情况。
材料4体现了科研与科普的共同发展。
2025年的国考申论行政执法类卷材料以事例型材料为主。
材料1体现了A市积极促进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做法。
材料2主要介绍了某市总工会通过开设服务窗口、设立五星工作站等方式收集、落实、反馈群众意见建议,实现了以职工需求推动服务的新格局。
材料3呈现了行政执法专员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夜市巡查的工作内容。
材料4介绍了专家指导组对无废工厂的废弃物处理、危险品流向、固体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现场临检的情况。
材料5则围绕给定主题“为群众办好事”“让群众感到好办事”“把群众的事办好”展开论述。
4.阅读难度
总体来说,本次国考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类卷的材料阅读难度不大。材料集中体现了对于考生阅读理解、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考查,主旨比较明确,结合了经济民生等领域的热点政策话题,也不乏紧贴日常的生活事例,对考生来说,比较容易理解把握。
二、作答特点
1.作答题量与作答字数
2.作答题型与分值
3.作答难度
本次国家公务员申论笔试在文章写作的理解方面难度一般,从题型内容上来看,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能力,且在联创世华国考笔试辅导课程上皆有所涉及。
附: